- 相關推薦
澳門景點導游詞
作為一名旅游從業(yè)人員,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優(yōu)秀的導游詞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澳門景點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澳門景點導游詞1
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大門就在友誼大馬路上。內部十分寧靜莊重,給人以與世隔絕的感覺,內墻貼有葡萄牙的藍白瓷磚,花園內繁花叢生。市政廳極為雄偉,現為澳門特區(qū)政府所在地。
市政廣場在市政廳的正對面,它是一個歐洲風格的廣場,四面有教堂、飯店、咖啡館,展現著葡萄牙的生活情趣。當地市民喜歡坐在廣場周圍進食或飲酒以放松自己的`神經。每到夏天陽光從廣場四周的墻上反射出的粉色特別好看。
澳門景點導游詞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澳門歷史城區(qū)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張”。希望大家可以從我的講解中體會澳門歷史城區(qū)的魅力。
澳門歷史城區(qū)在20xx年正式給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是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被列入澳門歷史城區(qū)的`地點有:大三巴牌坊、媽閣廟、大炮臺、玫瑰圣母教堂等等,它們是澳門歷史城區(qū)中內現最古老、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大、保存最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筑。
大三巴牌坊本是圣保祿教堂,但因1835年1月26日黃昏,圣保祿教堂失火,一發(fā)不可收拾,燒了兩個多小時,幸好教堂最珍貴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才成為今日的大三牌坊。
玫瑰圣母教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像一個黃白色的奶油蛋糕。它的表面有黃色、白色和深綠色,它的門、窗是深綠色的,其它地方是黃色和白色的。教堂頂上有一個小十字架。教堂里面很寬敞,裝修得很像皇宮。
媽閣廟是中葡文化融合起點,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者。進入媽閣廟有一小段階梯要走,兩邊欄桿上都有一只大獅子守著。
大炮臺建于公元1616年明宗年間,是中國最古老的西式炮臺之一,本屬教會所有,用于保護圣保祿教士而興建,用以防范海盜,后轉為軍事設施區(qū),在1622年抵御荷蘭人入侵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大炮臺上有一大片空地已建成花園,綠草如茵,古木參天,古炮雄距于旁,從這里可以看見澳門全景,還可以看見大三巴牌坊。
澳門歷史城區(qū)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
澳門景點導游詞3
南灣花園位于葡京酒店附近的加思擱兵營前,又稱加思擱花園。
花園分為高低兩部分:低部位于南灣街與家辣堂街之間;高部再分兩級,有石階相連,位于家辣堂街兵營斜巷,加思擱新馬路及東望洋新街之間。
南灣花園高部在東洋望山麓,建有一座頗為別致的圓柱形建筑物,高為兩層,為歐戰(zhàn)紀念館,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陣亡葡軍。館外四面有圓拱形的`門窗,墻壁塑有圓案花紋,頂端筑有皇冠形狀的裝飾,引人注目,F時已改為傷殘人士協(xié)會。
澳門景點導游詞4
澳門海事博物館1987年建成,現在展覽大樓在1990年開始正式啟用。海事博物館的主題不但反映了澳門歷史與大海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還有系統(tǒng)地闡述了中國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歷史,說明了大海對人類及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
博物館就像一艘揚著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媽閣廟前。地下的展廳主要介紹中國南部及澳門漁民的生活情況。展品包括各種中式帆船、內港魚欄、說明各種捕魚的方法┅┅在這一層,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會被"媽閣廟的故事"這個活動舞臺吸引,它把媽祖保護人們安全到達濠鏡海港的美麗傳說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同時,備有葡語、國語、粵語和英語的旁白供選擇。
地下和一樓之間的閣樓陳列了十來艘葡國傳統(tǒng)船只的模型。在模型上面有一個熒幕,介紹各種船只的來源和用途。此外,還有兩艘宏偉的船只模型—薩格雷斯號和克雷奧拉號。
一樓展覽廳,讓人仿佛置身在航船的'甲板上。而博物館頂樓的展品與航海技術及海上交通工具有關。此外還有電子天氣指南,提供每日天氣及空氣質量的資料。
這里還有聚集著色彩斑斕的海洋魚類和種類繁多的貝殼的水族館。另外,即使不會游泳,也可以進入深海探秘,只要進入位於露天茶座內之"海底漫游"模擬器,便可進入一個驚險刺激之深海旅程。
澳門景點導游詞5
大三巴牌坊位于大三巴斜港,是圣保祿教堂前壁的遺跡。"三巴"是"圣保祿"的譯音,又因教堂前壁遺跡貌若中國傳統(tǒng)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已有350多年歷史,是澳門最為眾熟悉的標志,也是著名的旅游景點,初來澳門的游客絕不會錯過來此參觀、留景的機會。大三巴牌坊視為一座不朽的'祭臺。游人在感受其雄偉壯觀外,更要留意欣賞牌坊(前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含義。牌坊分為上下四層,頂部為三角楣。就整體而言,牌坊表達著兩組意義:一組由下兩層的方形構成,主要反映耶穌會宗徒及傳教士的工作,屬于周游地球傳教的現世教會一派;另一組是由上層的三角形構成,主要表現至圣圣三(圣父、耶穌基督、圣神)與在天主面前為人類代褥的童貞瑪利亞。
從下往上看,在底層大門上方刻有耶穌會(IHS)祭記和學院名稱(天主圣母),第二層立有四位耶穌會圣人全身塑像,第三層正中為無原罪瑪利亞升天,兩邊由身著白袍的修士之石刻圍繞,極富東方特色。第四層正中為天父之子耶穌雕像,兩旁刻著其救贖苦難的象征。牌坊頂部十字架下的三角形,象征著天父的召喚,正中有一幅鴿子形狀的銅像,傳說代表圣神,四周環(huán)繞的太陽月亮星辰象征圣母童貞懷孕時的剎那時光。
澳門景點導游詞6
歡迎大家來到澳門松山燈塔!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松山燈塔。
松山燈塔是我國沿海以及遠東地區(qū)的第一座燈塔,因聳立在松山松濤中而得名,原稱東望洋燈塔,所在的松山原名琴山,東望洋山,是澳門半島的'最高山崗,海拔九十三公尺,為澳門地區(qū)的地理座標的標志點。
松山燈塔與另兩座三百年古跡松山炮臺和松山教堂,構成松山三古跡,于此遠眺,澳門全景及珠江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可領略古今變遷。
由一名土生葡人設計的松山燈塔,高十三公尺,于一八六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放射光芒,九年后的一八七四年八月被臺風吹毀,至一九一一年才重建,正式使用迄今。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澳門景點導游詞7
圣安多尼舊堂的現址建于一五五八年,與今日的安多尼堂位置相同,且是澳門的第一間小教堂。
教堂的'歷史間略載于教堂大門側的一塊石碑上,內容是:“興建于一六三八年,一八零九年被焚毀,一八一零年重建,一八七四年再次被焚毀,一八七五年重修”,而在這教堂前地還有一個刻上一六三六年的十字架,于一九三零年再次被焚毀,亦再次被修葺,但外墻及鐘樓的工程卻于一九四零年才進行,圣安多尼是葡國軍隊的軍人,其官銜為“上尉”。
每年在慶祝圣安多尼節(jié)的當天,即六月十三日,都會舉行由市政府主席主持有關軍薪俸奉獻給圣人的儀式,更舉行圣像游行。
【澳門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澳門關帝廟導游詞04-17
景點導游詞11-15
趙州橋景點的導游詞11-21
重慶景點的導游詞11-08
丹東景點導游詞01-27
蘭州景點導游詞02-18
桂林景點導游詞04-09
遼寧景點導游詞10-27
經典天津景點導游詞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