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什么總會感到迷茫
人生其實是十分公平的,在每個階段,你得到的快樂都來自于自我的評價和社會的評價。極度愛慕虛榮的人內心是極其虛弱的,他的自我評價系統(tǒng)很弱,他完全靠社會對虛榮的評價系統(tǒng)來支撐自己。
外重者而內荏,所謂外重者,就是個性在意外在形式的人,比如一個人出門帶五個保鏢,八輛汽車跟著,吆五喝六的。內荏,就是內心膽怯、恐懼。也就是說,如果你個性在意外在的東西,比如個性在意別人怎樣吹捧你,你不是博士,非要讓人家說你是博士,就說明你的內心其實是很懦弱的。
因此,要有理想和信念,也就是說,要建立內在的價值系統(tǒng)和自我肯定系統(tǒng),同時要獲得一點兒成功。獲得一點兒成功,外部就會給你一點兒評價,就會鼓勵你、鞭策你,強化你的自我評價系統(tǒng)。如此,這兩個系統(tǒng)就能持續(xù)平衡,你就能一向很快樂。
如果只有社會的高度評價,你內心完全不夠自信,就會出現(xiàn)這個門、那個門的笑話。相反,如果你只堅信自己,完全不在意別人怎樣看,那你就可能走向極端。因此,一個健全的人,其內在的評價系統(tǒng)和外在的評價系統(tǒng)要持續(xù)平衡。
對80之后說,在剛進入社會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要靠自我評價的,正因你剛進入社會,社會還沒有建立起對你的評價。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我20多歲的時候,也像此刻的很多年輕人一樣熱血澎湃,想干很多事情。有一天,一個很大的領導找我談話。他說,聽說你思想很活躍,我要跟你談談。領導要找我談話,這事兒多了不起啊,進去以后我就開始說,說了大概一個小時。最后,這個領導說了兩句話,從此我就踏實了。
他說:第一,你說了這么多社會問題、這么多現(xiàn)象,我告訴你,你知道,我比你還知道,正因我是領導,我看到的信息、聽到的信息比你多。第二,你著急,我比你還著急,正因我是領導,出了問題,我遭受的損失比你大得多。因此,不需要你教我怎樣干,你跟著我干就完了。我一想,這個邏輯也對啊。
之后我明白了,在二三十歲的時候,想得到很多的社會評價是比較難的。在這個階段,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建立自己的價值系統(tǒng)。比如我想做一件事,我是偏執(zhí)狂,我就要去做,不管別人怎樣說,正因這時候社會不可能立刻承認你。等你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你的機會就變多了,正因社會是被四五十歲的人控制著的。
那時候,我在機關里是年齡最小的,我覺得自己什么事都干不了,找誰都是老爺爺,年齡大的人根本不理我。這天我發(fā)現(xiàn),我們同學里什么人都有,有做生意的,有當博導的,有當部長的,不管什么事,只要我打個電話,都能找到相應的人咨詢。
因此,在20多歲剛進入社會的時候,你扮演的是一個候補隊員的主角,甚至可能連候補隊員都不是,只是一個足球愛好者。到了30歲,你就混成了一個候補隊員,到了40歲,就差不多能夠上場踢球了。
在20多歲這個階段,怎樣才能快意人生?就是用理想來鼓舞自己,用時刻來檢驗自己,用些許成功來安慰自己。你只會有些許成功,不會有很大的成功。當然,有的人在20多歲的時候已經(jīng)小有成就了,比如丁磊、李彥宏,但這樣的狀況是很少的。等你熬到三四十歲的時候,你就開始進入另一種快意人生的狀態(tài)。
大家知道,王石60歲的時候又去爬珠峰了,爬珠峰除了要有毅力,還要有很多其他條件。我記得他第一次爬珠峰的時候,正因經(jīng)費不夠,找朋友集資,那時候他40多歲。到了50歲、60歲的時候,他完全能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了。
也就是說,在20多歲的時候,你獲得的快意并不是人生峰值上的那種快意,男生的人生峰值就應在45~55歲。在20多歲的時候,你有時刻、有未來、有理想、有健康的身體,你不怕失敗,你能夠做無數(shù)次的嘗試,等待最后那一次的成功。
有人講過一句話,他說年輕人吃苦不叫吃苦,叫有福氣,正因你有選取的機會,有失敗的資本。老了以后吃苦才真叫吃苦,比如你到了60歲,貧病交加,這才是真苦。在20多歲這個年齡段,最重要的是不好放下目標,不好懷疑自己的未來,而且要堅信時刻是站在你這一邊的,這樣,你就能夠快意人生。
【為什么總會感到迷!肯嚓P文章:
花總會盛開10-06
感到困惑作文10-07
感到傷心的句子11-16
感到幸福的簽名11-17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08-09
迷茫的說說10-06
迷茫的憂傷10-08
我為你感到自豪作文10-06
感到幸福開心的說說10-05
傷感到心痛的說說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