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用的季羨林作文300字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季羨林作文300字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季羨林作文300字 篇1
蘇轍借楚襄王問風這一典故提出的“士生于世”要“不以物傷性”讓我聯想到了同為北宋詞人的范仲淹的名句“不以物喜”,似乎對古人而言,真正達到超凡脫俗境界的少之又少:皇子的威嚴,封建教條的條條框框,對功名的渴望,他們沒辦法絲毫不顧及外物給予自己的束縛,在這種時候,蘇轍能提出“不以物傷性”實屬難得,而他的`一生,也謹記于此并安然做到。即使最后一抔黃土,也要將這一生過的不愧自身平日所學。
而現代人的社會中多出了幾分自由,也多出了幾分冰冷:科技的冰冷,人情的涼薄,像季老這樣能付出一顆真心來體會周身事物的同樣難得,與其說他感性至極,不如說他是從他人他物的視角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而流淚。體物入微,大概說的就是季老這種人吧
這兩種人,深究到底都沒有錯,不過是社會轉型的同時也需要人們的轉變。古代人可能關注的更多的總是身邊的人,而現代人們有了一定的空間之后能夠越來越多關注周圍的事物,小動物也好,植物也好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與時俱進。
季羨林作文300字 篇2
讀了《懷念母親》這篇課文后,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讓我好像走進了課文當中。
我們的祖國有很大的變化,作者從六歲就離開了生母到城里去祝在母親去世前只見過兩次,失去母親時的悲痛心情,是多么的愛母親啊!
母愛的失去是自己靈魂不全的卻是,作者覺得 ,隨著母親的死讓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變得空虛和寂寞了,腦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么,只有悔恨和遺憾一直充滿心頭。悔恨沒能再母親身邊,待得更久,遺憾沒能侍奉母親,對母親盡孝。
作者第一次離開祖國,離別的'滋味尤為強烈,心中不斷涌現出祖國的身影,不斷回想起故國的生活,故國的親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我感受到無論身在哪里,條件再好,也比不過自己的故鄉(xiāng)。
季羨林作文300字 篇3
讀了《懷念母親》這篇文章,我覺得作者寫的非常好,讓我很感動。當作者寫了他母親棄養(yǎng),只活了四十多歲,他知道這個消息后,哭了幾天幾夜,飯不吃,覺不睡,還想隨母親一起長眠于地下。我也很想哭,我能看得出他們母子之間那種深厚的感情。
作者很后悔不該離開母親,應該陪在母親身邊,讓她開心的.過每一天,當他最后一次回故鄉(xiāng),他看見母親的棺材放在那里,便大聲痛哭起來,當時他心里真想一頭*死。他舍不得母親離開,因為母親在她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母愛是偉大的,每個人的母親都很偉大,在我們小的時候母親話了多少心血,吃了多少苦頭,才把我們養(yǎng)大成人。母親真?zhèn)ゴ,從小我們調皮搗蛋,雖然母親打我們,罵我們,當時我知道母親都是為了我們好,打我們后她自己心里比我更痛。為了讓我們能夠成才,她才這樣做的。所以說我們不能忘記母親對我們的愛,要好好學習,不能辜負母親對我們的期望。
季羨林作文300字 篇4
季羨林先生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他十分是勤奮,他還說過要問他的優(yōu)點就是勤奮。而他的做人標準是:樸實、真實。當季羨林先生還上北京大學的`時候就十分的勤奮,聞雞起舞表式這個人十分勤奮?墒羌玖w林先生起的比雞都要早。在4點多鐘就會起床。他是北京大學里第一個亮燈的人。季羨林還把吐火羅文的書翻譯了出來。世界上懂這語言的人不超過30個人。季羨林先生也是在德國留學的時候才學會的。但是已經有十幾年沒有接觸過這種語言了?杉玖w林先生卻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研究并且最后翻譯出了吐火羅文。而這時的季羨林先生已經年近70了。
季羨林先生當時在德國留學時正好碰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德國上空飛機的隆隆聲,而季羨林先生卻仍舊給學生上課。而當時食物緊缺。季羨林先生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肚子咕咕叫著,卻還是教給學生知識。
季羨林老先生還寫出了1100多萬字的學術專著。
【季羨林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季羨林散文《枸杞樹》04-12
季羨林作文300字三篇07-06
季羨林作文300字5篇07-06
季羨林作文300字四篇07-08
季羨林作文300字6篇07-06
季羨林作文300字4篇06-09
季羨林作文300字3篇06-24
季羨林名言語錄大全12-27
季羨林作文300字合集5篇08-06
【精華】季羨林作文300字3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