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獎與懲的藝術性
在家庭早期教育活動中,應該遵循長善救失的原則,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予以鼓勵和強化。同時了解他們的缺點和錯誤,予以糾正和克服,從而使孩子生活充實、精神振作、學習愉快,并把孩子引上健康的成長之路。
運用表揚和批評的方法應該講究藝術性:
。1)立足教育,注重實效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都有受到表揚和獎勵的渴望,羞于批評、貶低和懲罰的心理。有人說,“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數落,而是數落使他們越來越壞。”家長及時發(fā)現并鼓勵孩子的長處,促使他們受到激勵,內在的積極因素受到刺激。對于比較頑皮的孩子,也要積極地去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這樣做比起婆婆媽媽地數落的效果好得多,并能培植和發(fā)展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很多家長不習慣使用鼓勵和賞識的方法教育孩子。一是因為直接批評來得快,不用動腦子,還能發(fā)泄怨恨。二是因為孩子是弱勢群體,批評和挖苦孩子不受任何面子制約。這種教育方式有如此之多的好處,導致大多數家長十分青睞抱怨和數落的方法,這種負面的教育方式幾乎成了年輕家長的通病。比如,很多家長對孩子學習好的科目視而不見,專門數落較差的科目,指責存在的缺點,結果導致孩子情緒低落,喪失上進心。聰明的家長會用贊賞成績好的科目來帶動孩子對較差的科目的信心,但很多家長不習慣這種做法,不愿意動這份腦筋。
。2)強化及時,獎懲適度
表揚和獎勵是對孩子上進愿望和積極行為的一種正面強化,而批評和懲罰則是負面強化。獎懲一定要及時方能使孩子明確對他們的獎懲行為與自身行為的因果關系,印象才能深刻,難以忘懷。假如拖得過久,時過境遷,孩子對事情的因果關系已經淡化,將削弱其強化的力量和作用。對表揚和獎勵表現出無所謂的心理。批評過多、過重,一旦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非但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往往形成對抗情緒或防御心理。
。3)查明原因,慎用懲罰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小毛病是常有的事情。如撕爛書本、摔碎家什、弄臟衣物,跟小朋友打架,撒謊、說臟話等。處理這些孩子的錯誤,家長首先要判明是有意還是無意行為。無意的行為是孩子不成熟的表現,家長要持理解和包容的態(tài)度,即使是批評也應該是輕微的。如果是有意所為,必須用嚴肅的態(tài)度,采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批評。批評和懲罰孩子選擇時機很重要,盡量在孩子冷靜的時候或有一定悔悟時進行批評,盡量不在孩子的朋友面前批評孩子。
。4)以精神獎勵為主
獎勵一般分為精神和物質兩種。精神獎勵通常有口頭表揚、帶孩子游公園、訪親友、看電影等活動;物質獎勵有買玩具、文具、書籍、體育用品等物品。在家庭早期教育中,也需要實行物質獎勵,但是,更主要用精神獎勵的方法。在一定的場合給予肯定和表揚,帶著孩子旅游等都能激起孩子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獲得一定的心理滿足,產生前進的動力。
物質獎勵的方法并非不可用,但要慎用。首先,家長盡量少在孩子面前許諾,不要導致孩子單純追求物質利益而學習進步,不利于孩子從根本上解決進步的思想問題。許諾多了,還可能養(yǎng)成孩子討價還價、斤斤計較的庸俗的習氣。物質獎勵更不宜使用金錢,孩子對金錢想多了,就可能把心思引向邪路,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還可能促成孩子過度消費、大手大腳、貪圖享受的不良作風。
【獎與懲的藝術性】相關文章:
懲防體系建設工作總結02-20
懲防體系建設工作總結10篇03-08
如何拿到諾貝爾獎作文05-24
《寓言》教案一等獎10-19
《白楊》教案一等獎11-08
《離騷》教學教案一等獎10-28
端午日教案一等獎10-27
種茄子教案一等獎11-22
《宇宙的邊疆》教案一等獎11-01
燕歌行教案一等獎11-14